|
|
|
|
|
|
|
|
您的位置:首页>> 调研报告

加快我省亳州、宿州两市工业发展调研报告

2013-7-10 12:08:56  作者:  点击率:3446

 
 
加快我省亳州、宿州两市工业发展
 
调研报告
 
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
二○一一年十二月

 

 
加快我省亳州、宿州两市工业发展
课题组成人员名单
 
 
课题总指导:宋  明
课题组顾问:诸宗智
课题组负责人:龚维模
课题组主要成员名单:龚维模、马千里
周多礼、华兴顺
 
 
前   言
    皖北地区地广人众,物华年丰,人文荟萃,历史悠久,尤以农耕发达较早。近年来陆续勘探开发的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油气资源更为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目前为止,皖北地区与我省其他地区相比,其差距依然较为明显: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较低、可用财力较少、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要赶超全省平均水平,乃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依然任重而道远。
    皖北地区的发展事关安徽发展的大局。没有皖北的崛起,就没有全省的崛起;没有皖北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皖北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为了加快皖北地区的发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近十年来,陆续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诸如: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出台了5个加快皖北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编制了皖北地区“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发展规划,加大了省财政对皖北地区转移支付力度,设立了皖北发展专项资金,积极开展结对合作,等等。在上级政府大力支持和皖北地区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呈现了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皖发[2010]16号)的精神,为了配合安徽省经信委开展的实施工业结构全面转型升级“五大”攻坚活动,经省政府领导批示和省经信委同意,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于2011年8—10月间开展了“加快我省亳州、宿州两市工业发展”的课题调研。调研的主要任务是,基本摸清亳州、宿州两市工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发展差距产生的原因,探讨加快皖北地区工业发展的路径和突破口,认真研究促进转型和加快发展的目标、思路和重点,提出促进转型和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课题组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在亳州、宿州两市多次召开了相关政府部门、部分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并对掌握的大量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撰写出此调研报告,期望能成为政府部门相关决策的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和依据。
 
第 一 部 分
亳州市
 
加快亳州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地级市,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区。面积8374平方公里,人口610万。亳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道家文化、中医药文化、酒文化和建安文学的发祥地。作为一个农业文明十分发达的地区,亳州市的工业化与发达地区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2010年全市GDP为512.8亿元,在全省原17个地市中排名第13位,人均GDP仅10615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6.8:37.4:35.8。    2010年全部财政收入为42.4亿元,全省排名第17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3亿元,排名第17位。
一、工业经济有重大突破,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近年来,亳州市委市政府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2007年开始实施“125行动计划”,即到2010年,全市培育10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20个超5亿元、50个超1亿元的工业企业,打造现代中药、能源和轻工食品3个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    2009年在“125计划”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工业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即到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150亿元以上,比2007年翻一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10家,比2007年翻一番,工业增加值110亿元以上。全市工业固定资产年投资达到120亿元,比2007年翻一番,三年累计总投资达250亿元。通过园区建设、主导产业培育、强力招商引资等一系列举措,亳州的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改善,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一)发展提速,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农业增加值
    亳州市过去的工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工业经济发展有了重大突破。201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由2002年的41.3亿元增加到191.6亿元,首次跃居三次产业的第1位,年平均增长21.1%;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155.1亿元,高出农业增加值17.9亿元。2010年,二产比重在“十五”末27.5%的基础上提高了9.9个百分点,工业化率由“十五”末的19.9%提高到30.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7%。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5亿元,是2005年的4.1倍;全市规模企业达到552家,比2005年末增加了401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由19家发展到70家。2011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04.2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居全省第2位。亳州市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开始凸显。
亳州市2002—2010GDP及三次产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GDP
172.5
183.3
224.6
265.0
298.7
343.3
404.2
431.9
512.8
一产
70.7
69.3
89.2
91.5
97.0
108.3
119.1
122.5
137.2
二产
41.3
48.3
59.3
72.3
81.7
96.9
122.6
147.4
191.6
三产
60.5
65.7
76.1
101.2
120.0
138.1
162.5
162.0
184.1

2 亳州市2002—2010年三次产业占GDP的比   单位:%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一产
41.0
37.8
39.7
34.5
32.5
31.5
29.5
28.4
26.8
二产
23.9
26.4
26.4
27.3
27.4
28.2
30.3
34.1
37.4
三产
35.1
35.8
33.9
38.2
40.1
40.3
40.2
37.5
35.8

 
亳州市2002—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企业数(个)
118
123
109
151
180
203
298
464
552
产值(亿元)
39.0
45.8
63.9
78.9
101.3
138.5
190.0
237.9
307.8
    (二)主导产业持续向好,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亳州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壮大主导产业,做强特色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现代中药、白酒及农产品加工、能源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发展迅速。2011年1-9月份,主导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48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80%。全市工业结构开始由白酒酿造“一业独大”向“多业并举,多元支撑”方面转变。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中,中医药生产企业达到106家,规模以上药业企业实现产值74.7亿元,同比增长59.5%;农副食品加工实现产值55.64亿元,同比增长70.6%;饮料制造业实现产值50.07亿元,同比增长45.9%;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产值37.12亿元,同比增长38.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5.3亿元,同比增长137.8%。2011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29个行业中有27个行业保持增长,其中20个行业的产值增速在40%以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涌现出瑞科生物、捷众制药、亿源生物、联滔电子、天利新能源、七方电子、天极之光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三)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发展潜力逐步显现
    亳州市坚持招商是第一要事,强化宣传推介,优化投资环境。2011年1-9月份,全市新增招商引资项目746个,总投资748亿元,实际利用市外资金36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7个,总投资291亿元。成功举办了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中国(亳州)华佗五禽戏养生健身节和中国(亳州)白酒文化节,积极组团参加国内外各类重大节、会等招商活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进年”活动,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式,着力增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强化招商引资的考核考评,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加大了对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奖励与表彰,激发了招商引资的动能。2006—2010年,累计引进市外内资6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9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68%和40.3%。淮北矿业等四大煤业集团、江淮汽车、康美药业、杉杉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入驻亳州。重庆啤酒、希望饲料、三星化工“586”一期工程等一批重大招商项目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工业经济发展条件得到迅速改善,多年持续投入的效应加速释放,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协调性不断增强,加速崛起的势头日趋强劲,经济发展开始驶入快车道。
   (四)园区建设不断加快,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亳州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2010年达40平方公里,比2005年扩展了1倍以上,发展框架已全面拉开。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近几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008年,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现代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的建设目标,牢牢抓住“高新产业的发展区,社会事业的聚集区,功能齐全的居住区”的功能定位,拉开了南部新区建设的序幕。南部新区位于亳州市市区南部,地处307省道以西、105国道以东、药都大道以南、南外环路以北,面积约25平方公里。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南部新区路网建设,配套的水、电、通讯设施基本完成,南部新区工业园区的各类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正逐步建设与完善,优势和特色已在稳步显现。南部新区共投入建设资金20亿元,10大重点工程进展顺利,亳州师专、华佗技师学院已投入使用,一批工程项目正迅速推进,一大批企业已陆续入驻、建设和投产运营。五个省级开发区扩区工作进展顺利,全市开发区建设面积达32平方公里,是2005年的10倍,承载能力明显增强。涡阳南部新城和涡北新区、蒙城城南新区、利辛滨河新区建设稳步推进,中心集镇建设步伐加快。30个乡镇工业功能区快速崛起。2011年1-9月份,30个乡镇工业功能区新入区项目189个,完成投资32.72亿元;工业企业793个,其中规模企业168个;完成工业产值135.6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8.77亿元。
二、工业经济发展目标明确、路径清晰、主导产业鲜明
    通过多年的努力与实践,亳州市委、市政府逐步形成了亳州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通过分析亳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制定了亳州市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目标, 明确了发展路径,提出了重点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和旨在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措施。
    (一)工业经济发展的目标明确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围绕“一都一城一基地”即中华药都、新兴能源城市、轻工食品基地的城市定位,为“十二五”重新制定了 “125”工业发展目标,即到2015年,培育1000家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打造中药、白酒及农产品加工2个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建设5个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园区,同时培育煤炭、化工、机械、电子、纺织服装5个年销售收入100亿元的支柱产业。201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突破450亿元。“十二五”期间计划实施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200项,项目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实现翻两番目标。制定了《安徽省(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将现代中药产业打造成亳州市独具特色的新兴支柱产业;将亳州市打造成饮誉国内外的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
    (二)亳州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
    1、加快发展蕴含新潜力
    一是亳州市经济发展开始驶入快车道,为后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十一五”时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迈上300、400、500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2.3%。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元,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三次产业结构实现重大变化,由2005年的34.5:27.3:28.2调整优化为2010年的26.8:37.4:35.8;财政收入达42.4亿元,是“十五”末的3.8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2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5倍。从经济指标上来看,亳州市的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根据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速度会加快,总量持续扩大,投入大幅增长,消费不断升级,经济结构将逐步优化。
    二是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亳州市探明的煤炭储量57亿吨,初步勘探石油储量50亿吨,天然气储量280亿立方。根据省政府批准的煤炭发展规划,“十二五”末,全市将建成11对矿井,煤炭产能突破2000万吨,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亳州是闻名遐迩的中华药都。现有地产中药材260多种,其中“亳芍”、“亳菊”、“亳桑皮”、“亳花粉”入选《中国药典》。现有中药产业从业人员100万人,中药材种植面积近100万亩。亳州是全国最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和价格形成中心,中药材交易中心交易品种齐全、规模最大,年成交额200亿元以上。2011年,科技部批准了安徽省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将在5年内推进安徽中药产业化。随着现代中药产业上升到省级战略层面,尤其是一大批国内知名药业企业的抢滩入驻,现代中药产业发展不仅速度加快、总量扩大,而且必将实现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和产业链延伸,必将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中华药都的内涵和层次。
    三是区位优势不断提升。亳州市处于中原经济区和淮海经济区的重叠区域,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淮海经济区经济实力的快速上升,亳州市的区位优势将凸显。商合杭铁路客运专线、禹亳铁路、亳宿铁路、泗许高速、济祁高速等重点交通工程的建成通车,涡河航道全线贯通,干线公路改造升级,极大地提高了亳州市的交通运输能力,不仅缩小了与长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而且增强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亳州市作为区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正日益形成,区位优势将得到逐步提升,
    2、加快发展面临新机遇
    一是宏观环境向好的机遇。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将会缓慢复苏,中国经济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这将为加快亳州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高档的饮用酒与保健酒、中药的治疗药品与保健品需求都将会快速增加。绿色、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国际市场上对植物药和保健食品的需求持续升温,潜力巨大的外部市场对亳州现代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吸引力。
    二是产业转移的机遇。国内外资本流动和沿海地区产业升级不可逆转的趋势,促使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向内陆地区转移。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显著特点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力密集的区域转移、资金密集区的资金向资金需求区域转移。由于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的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难以生存,劳动成本相对较低以及劳动力富余的地区,必然成为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亳州市人口稠密,市场大,劳动力资源相对富裕,具备了承接劳动密集的制造业转移的条件。产业转移的同时带动了资本的转移,这为加快亳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裕的产业资本。
    三是政策支持的机遇。2009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部崛起战略从概念框架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发展从侧重社会建设到经济社会全面给力,而且力度进一步加大。这些都为加快亳州崛起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
    3、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经济总量小,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2010年GDP为512.8亿元,只占全省的4.2%,仅为合肥市的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6亿元,仅是合肥市的11%,是芜湖市的18%。财政收入只占全省的2%,人均财政收入全省17个地市排名倒数第二。财政税收少,经济实力严重不足,重大项目缺乏财力支持。亳州市仅有一个区,中心城区人口不足50万人,绝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城镇化相对滞后,城市的基础设施欠帐多,新区建设的压力大,很难产生带动力和辐射效应。
    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层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机械制造、煤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的企业屈指可数,且规模都不大,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凤毛麟角。缺少技术含量高、财税贡献度高的大企业、大项目。2010年底,标准调整后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248家。中药产业尚停留在较低层次上,主要是药材交易和饮片的生产,产业链短,经济效益不高,能够进行提取和成药制造的企业很少。企业结构不优,酒业是“一企独大”,药业是“小而分散”。
    三是人才资源匮乏,创新能力弱。由于建市晚,与其他的地级市相比,亳州市在科研条件、教育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十分不利于吸引人才和留驻人才。亳州至今没有一所本科院校,唯一的高校——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由蒙城师范升格而来,师资力量、管理水平和教学设备要达到较高水平尚需时日。工业化,尤其是现代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十分需要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作为支撑。企业普遍感觉到技术人员、专业营销人员十分短缺,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亳州市众多的中小企业中,仅有省级技术研发中心10家。由于人才短缺,研发能力弱,现代服务业尚未起步,亳州的技术创新在今后较长的时间里仍会难有突破。
    四是区域竞争激烈,中医药国际化步履艰难。亳州市地处黄淮平原南端,西北与河南省接壤,西南与阜阳市毗连,东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与淮南市为邻,周边地区的发展都对亳州构成挤压的态势。以西药标准为中药定规使中医药发展身陷巨大的尴尬之中。由于基础研究薄弱,创新能力和评价体系的缺乏,目前我国还未能建立适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我国中药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创新意识薄弱,不仅不利于中药产业本身的发展,也阻碍了中药的国际化进程。占世界中草药市场半壁江山的日本和韩国,其所用的中药原材料80%都是从中国进口的,然而,中国还没有一种中药进入欧美国家临床。中药管理按照西药标准设置准入,要求中药新药明细化学结构和组分,这不符合中药复方制剂的特点。中药大多数是复方的,配方来源于几千年经验积累,有效成分特别多,而西药成分大多是比较单一的化合物,因此,中药很难像西药那样解释清楚到底是哪种化学物质在起作用。由于文化的差异,中药治病的药理很难被美欧等国家接受,中药“走出去”举步维艰,中医药国际化需要作出巨大的努力。
    (三)工业经济重点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

    1、现代中医药产业

     以建设千亿元的“现代中华药都”为目标,以康美药业、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上海雷允上、济人药业、华佗国药、沪谯饮片、九方制药等企业为重点,提高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以中医药大市场为平台,大力发展以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物和中成药生产为主导,以药用辅料、包装材料生产为配套的现代中医药加工业;积极拓展中药日化、中药消毒杀菌杀虫剂、中兽药等高附加值的行业,形成现代中医药大产业大发展的新格局。到2015年,中医药产业产值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形成3-5家产值规模5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

    2、白酒及农产品加工业

    实施“7511”工程,着力发展白酒、畜牧水产加工、果蔬加工冷藏、粮食精深加工、养生食品加工、林木制品、纺织服装7大产业,建成500亿元白酒及农产品加工基地,培育1个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特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100万人就业。围绕“扩建园区、建设酒城、培育品牌、打造基地”的发展思路,着力振兴白酒产业。鼓励白酒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古井集团、双轮集团做大做强。2015年,“古井贡”、“高炉家”两大品牌的销售收入突破120亿元,实现白酒加工业总产值170亿元。以良夫、占元、正宇面粉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开发小麦专用粉和高附加值的便捷、营养面制食品,集中发展谷朊粉、氨基酸等深加工产品。支持东升食品、雨润宏健食品、恒盛食品等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发展。

    3、煤电化工产业

    以建设新兴能源城市,融入两淮煤电化工产业走廊为目标,加快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以许疃、涡北、刘店、板集、信湖(花沟)、花沟西、耿皇、徐广楼等煤矿为支撑,加快矿井建设,提高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煤炭下游产业,推进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提升煤炭资源的价值。建设涡阳煤化工基地,开发生产乙二醇、三聚氰胺、甲醇、二甲醚、高浓度复合肥、聚甲醛等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加快石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勘探,争取早日开发利用。到2015年,形成年产煤炭2000万吨的生产能力,煤电化工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
 
    4、汽车及机械制造
 
   鼓励、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推进江淮安驰年产15万辆微车生产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改装和专用车辆生产,配套发展财富康达等汽车零部件生产,拓展发展新能源汽车,培育自主品牌。着力提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综合配套和销售服务体系,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加快建成皖北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2015年,实现整车生产15万辆,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值100亿元。以现有船厂为基础,重点发展千吨级内河特种船只、中小型钢制游艇、船舶配套产品生产,发展船舶修理业,加快建设蒙城、涡阳、利辛船舶工业园。到2015年,形成年造船能力150万载重吨,实现船舶工业总产值30亿元。围绕现代农业和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农用运输设备、农用机械设备和中药材加工设备制造业。结合地方煤炭工业发展,发展中小型矿用机械制造业和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业。到2015年,实现汽车、船舶及其他设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55亿元。

    5、新兴产业

    亳州市把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主攻市场前景好、增长速度快、带动能力强的新兴产业。打造以现代中药提取物和创新药物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绿色照明产业,积极建设无极灯和半导体绿色照明产业园区,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和较强的配套能力。重点发展电子材料、元器件、微型电脑、汽车电子以及信息家电制造业。在做大做强电子元器件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动力控制系统、底盘控制和安全系统、车身电子、车载电子等汽车电子产业。承接长三角信息家电制造业转移,鼓励生产数字音视频产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家电产品,液晶显示器件,吸引家电生产及配套企业,积极拓展信息家电产业链。依托江汽集团的技术力量,研发和生产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到2015年,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30亿元。
    (四)采取多种措施为工业经济发展提速

    1、加快建设开发园区,构筑工业经济的载体

     加大园区扩容升级力度,完善功能配套,着力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十二五”末,各类开发园区建成区面积突破100平方公里。加快省级开发区扩区步伐,扩大工业园区规模,建成五个增加值百亿元以上的工业园。亳州工业园区按照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循环经济生态园区、医药商贸物流中心、现代化工业新城区的定位,重点发展现代中医药制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现代新型建材、电子科技产业和新能源五大产业。涡阳工业园区发展煤化工、汽车机械、农产品深加工业,重点建设涡北煤炭循环经济园、城西机械工业园。蒙城经济开发区发展汽车机械、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业,重点建设江淮安驰汽车产业园、食品产业园。利辛工业园发展照明新光源、汽车改装、食品加工业,重点建设绿色照明产业园、服饰丝网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汽车改装及零部件加工产业园。亳州经济开发区提高投资强度,以现代中药生物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产业,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药生物高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中药生物制药、中药现代物流等,配套发展第三产业,把开发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现代中医药高科技产业园区。
    加快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每个县区选择建设8-10个面积1-2平方公里的乡镇工业功能区,扩权强镇试点镇规划建设1个面积2平方公里以上的工业功能区。重点建设古井白酒产业园、古井电子电器产业园、大杨粮油食品产业园、潘楼化工产业园、双沟棉花产业园、高炉白酒产业园、义门蔬菜食品产业园、乐土劳动密集型产业园。
    精心建设合作共建园区。全面开展园区共建工作,建设亳州芜湖产业园,促进各县区与芜湖结对共建合作园区,开展与央企、省企、民企合作,建设一批大企业支持的特色产业园区。

    2、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招大商、引名企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面前,亳州市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深度,突出招商重点,明确主攻方向,紧紧围绕现代中药、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谋划招商项目。大力开展产业招商、以商引商,突出招大引强。重点引进战略合作者,推动集群式产业承接,加速产业集聚,提高招商引资的层次和水平。近两年内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重庆啤酒、希望饲料、杉杉集团、联滔电子等有实力的企业在亳州建设投产,北京同仁堂、上海雷允上、康美药业、白云山制药等几十家知名药企纷纷落户亳州。

    3、着力实施三大工程,扶持本土企业快速成长

    多项政策扶持本地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本土企业对财政税收和地方发展贡献特别大。在大力招商引资的同时,亳州市也十分重视扶持本土企业,着力实施大企业培育、名优品牌、上市融资三大工程。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工业产品的档次和技术含量有了显著的提升。古井集团、双轮集团等优势酒企实力逐年提高,济人药业、华佗国药、井中集团等一大批本土企业快速发展。通过实施大企业培育工程,努力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用大企业支撑大产业。力争在5年内培育百亿元企业1家,50亿元企业3-5家,20亿元企业5-10家,10亿元企业10家以上。通过实施名优品牌工程,鼓励和支持企业努力争创名优品牌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4、打造融资平台,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建立民间投资增长的长效机制。引导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大力扶持地方性的药都银行扩大规模,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积极利用企业债、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工具,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建设,鼓励各类融资平台积极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多元化充实资本金。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实施上市融资工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对10多户上市后备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促进企业早日上市。推进融资来源多元化,融资手段多样化,使符合条件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能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5、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能,打造规范、便捷、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信用亳州”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规范市场行为,营造诚实守信、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评价、诚信和信息体系。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政府及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水平,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建立健全法律咨询、工程咨询、项目管理、产权交易等投资服务体系,优化投资服务环境。大力支持全民创业,实施初创企业、小微企业扶持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三、加快亳州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亳州经济总量小、中心城市带动不强,产业层次低、人才资源匮乏和中医药国际化步履艰难的现实,为加快亳州工业经济发展,本报告提出了以下七条政策建议。
    (一)全力做大酒、药产业,凸显“中华药都、养生亳州”的独特地位
    “中华药都”真正行动起来只是在最近几年。必须紧紧围绕“中华药都、养生亳州”的城市定位,坚持不懈地做下去。要把酒、药与养生、长寿联系起来进行广泛的宣介和产业打造。一是酒业。以古井为代表的白酒业是亳州的支柱产业,但只有古井名气较大,其他众多的小酒厂小而分散。在继续做大做强古井集团、加快建设古井工业园的同时,必须整合众多的中小酒厂,形成高、中、低档酒的系列品牌。以二到三家企业为龙头,如“难得糊涂”、“店小二”等,其他企业加盟,做大规模,创设品牌,发挥品牌效应。二是药业。要把亳州的中医药产业链做完整,注重规范化、标准化。以4G规范中药产业链,即做到种植符合GAP、提取符合GEP、制药符合GMP、经营符合GSP的要求。以多种产品延伸中药产业链,即大力发展中药提取物、中药配方颗粒、中药养生保健品;利用现代分离加工技术,开发以天然药物(或饮片)为原料的中药新药品和制剂;加强对传统中药的二次开发,形成既有传统特色又有新型优势的中成药;同时,开发中药日化、中药兽药、中药农药、中药疫苗、中药食品添加剂等衍生产品。亳州的医药市场建设,不仅要有药材大市场,也要有中药饮片、成药大市场;不仅是中药的大市场,也应是西药、医疗器械的大市场。要与大的药企、研究机构、大学等进行产学研结合。要研究中药国际化的问题,注重考察借鉴日本的汉方药进入国际药品市场的做法和经验,尽早将亳州的中药和保健食品品牌打入国际市场。
    (二)全面科学规划,合理空间布局,细化指标,狠抓落实
     亳州市设立地级市的时间相对较晚,工业经济的基础薄弱,这就需要对于长期的、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全面的、科学的规划,合理空间布局。要全面提高规划水平和规划的权威性,明确发展目标,制订具体得力的措施。要细化指标,将“1255计划”目标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企业和园区,比如要对1000家销售收入2000万元的企业对象进行预测、培育和跟踪分析;制订2个销售收入过500亿元的产业集群的分年发展速度规划;对5个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园的基础、速度进行分析和规划。建立企业进入“1255计划”的激励机制,造就企业争大争强的浓厚氛围。
    (三)大力支持地方性银行扩张,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输血作用
    亳州的农村信用联社改制为药都银行,成效显著。2011年贷款规模已达44亿元多,比上年增加了150%,有力地支持了亳州的经济发展。地方性银行与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相比机制灵活,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适时调整政策,能够深入基层掌握更多的客户信息,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服务。因此地方政府应不遗余力地利用财政资金和政府的公信力大力支持地方性银行扩张存款规模,降低信贷风险,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对工业经济发展的“血液”作用。要调动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的积极性,鼓励和促进它们拓展业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多提供资金支持。加快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积极拓宽民资、外资进入亳州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渠道,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担保体系。目前,亳州市只有古井一家上市公司,影响亳州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必须积极培育骨干企业上市,制定企业上市目标,推选券商对企业进行包括改制、保荐等方面全方位的上市业务指导,扎扎实实地把企业带向资本市场,为企业争强做大提供资金支持和提高管理水平。
    (四)细化各项扶持政策,竭力提高亳州的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皖北振兴,政策支持非常必要。建议省委、省政府要从全局的高度,加强对皖北地区发展战略和“十二五”规划的研究,尽可能地在皖北地区布局一些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支持皖北在全国有发展潜力的药材、粮食、蔬菜加工业等大市场的发展,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在建设用地指标、项目投放、信贷规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基础设施、市场建设、特色产业、产业结构调整、返乡创业、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财力支持。加快实施《关于赴江苏学习考察座谈会纪要》(皖办发[2010]26号)各项政策,细化扶持措施,建立对口帮扶机制,落实帮扶内容,开展实实在在的产业对接活动。强化省直各部门对支持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措施并有权威部门和领导负责进行认真的督促、考核。
    科技、高等教育力量十分薄弱是亳州市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软肋。要通过特别优惠的人才政策鼓励高层次人才到亳州工作。财政、教育和科技相关部门要支持和帮助亳州市尽快建立一所本科院校和研究机构。建议省政府促成安徽医科大学或安徽中医学院在亳州市设立有关中医药产业的本科院(系)和科研机构。要帮助和鼓励亳州市争取国家有关项目资金和专项资金支持,支持和帮助亳州积极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火炬计划、节能减排项目、现代中药专项项目,尽量减少地方政府资金配套比例。加大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扶持,对持有或引进高新技术项目或研发的新药在亳州进行产业化的单位或企业给予重大的科技经费补贴和奖励。
    (五)全力支持亳州市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
      中药的使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国粹”之一,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现代中医药产业是我省重点培育的特色经济之一,是亳州市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主导产业。建议省委、省政府,结合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中医药产业发展指导组,设立专项产业扶持资金,建立创新体系,在药业项目报批、产品认证、评价事项、核准验收等方面给予指导,简化手续。目前全国各省市医保药招标有些混乱,招投标的时间安排、质量要求、方式方法等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则,不利于中医药发展。很多地区是最低价招标,对药品的品质不加区别,这对品牌药品极为不利。建议我省的医保药招标更加有利于我省中医药的发展;建议相关部门帮助呼吁在我省乃至全国建立规范的医保药招投标制度。加速培养现代中医药人才,尤其是中高级人才。建议省药监局、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学院与亳州工业园结对,选派一批有医药特长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到药业集群的镇挂职。
    (六)将亳州市列为“三化同步”的试点市
    亳州的“三化同步”现象相当突出。“三化同步”是我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而提出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要求和历史任务。“三化同步”的难点在于农业现代化。亳州地处皖西北黄淮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属暖温带半温润气候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造就了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亳州有生产中药材的历史传统,现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0万亩,有100万人口从事中药材的生产和贸易。亳州的白酒和其他的农产品加工业也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养殖业也曾一度享有盛誉。亳州的民间资金充裕,从商和有从商经验的人员众多,市场经济氛围较浓。由此可见,亳州市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基本具备。农业现代化将为亳州的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原材料和丰富的劳动力。大量的人口聚集必将推动着亳州的城镇化步伐加快。而亳州的工业化、城镇化同样引导着加工、制造业向种植业、养殖业延伸,不断要求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
    (七)从实际出发,考虑到亳州市的特殊情况给予区别对待
    亳州市的情况比较特殊,它是由过去的县级亳州市和其他三县一起从阜阳地区划分出来的,原县级亳州市改为谯城区,和其他市相比是一个新市,很多指标要考虑到亳州的实际情况给予区别对待。比如节能减排的指标,由于原来工业的基数小,按相同的比例分解任务时,亳州市的压力就显得很大。再比如,谯城区与其他县没太多的区别,而谯城区的编制却比一般的县少了近200个,导致基层工作人手不够。应合理增加谯城区的编制,注重调配和培养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建议谯城区在财政体制上实行省直管,改变目前市改区后在项目申报、专项转移支付、财政资金结算等方面没有省对县的优惠政策大的不合理状况。
 
第 二 部 分
宿州市
 
加快宿州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皖北发展事关全省大局,加快皖北发展关键是加快皖北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宿州市是皖北地区经济欠发达的三市之一。近几年来,宿州市委、市政府精神振奋,思路清晰,措施得力,真抓实干,工业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为宿州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创造了必要的发展条件。
一、宿州市工业化进程加快,二产比重首次超过一产
    (一)宿州市综合情况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部,地处淮海经济区腹地、长江三角洲经济带西缘,与苏、鲁、豫三省十一个县市接壤。1999年撤地建市,下辖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和埇桥区。总人口640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9.3%;总面积978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7%。2010年GDP为650.3亿元,占全省的5.3%,全省17个地市中排名第8位。
    1、经济发展增速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宿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扎实工作,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开始驶入快车道,工业经济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连跨三个百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1.5%,高于“十五”期间3个百分点,2010年达到650.6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700美元,实现了经济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双翻番;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在25%以上,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列,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214.4亿元;财政收入连跨三个10亿元台阶,年均增长26.4%,高于“十五”期间14.9个百分点,2010年达到43.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48亿元,年均增长36.7%,是“十五”期间的3.8倍;城镇化率五年提高1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和15%以上。经济社会呈现出千帆竟发、百业兴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2、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开始显现
    宿州是我省以农业人口为主的人口大市之一。目前,农业人口仍占全市总人口的65%以上。多年来,农业在经济总量中占较大比重。2005年,宿州市三次产业的比例为40.5:24.0:35.5,一产比重最高,二产低于一产16.5个百分点,低于三产11.5个百分点。2010年,二产比重首次同时超过一产和三产,三次产业比例为27.9:37.9:34.2。与2005年相比,二产比重提高了13.9个百分点,反超一产10个百分点,工业化率达到33%,二产对经济的贡献率超过45%,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
    3、人口总量靠前、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指标靠后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后续发展任重道远
    2010年,宿州市的人口总数仅次于阜阳、六安两市,在全省原17个地级市中排名第3位;全市生产总值在全省排名第8位,处于中间位置;而人均GDP1700美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8%,居全省第14位;人均财政收入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22%,居全省末位。由于人口多、基础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指标低,要实现真正崛起尚须付出更大的努力。
    4、财政收入仍然较少,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宿州市的财政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总量仍然较少。2010年,在全省17个地市中仅高于亳州市0.8亿元,排名倒数第二。工业经济效益低是财政收入不高的主要原因。2010年,全市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246.1%,创历史最好水平,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9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34.3亿元,居全省第14位,其中利润总额15.92亿元,居全省第15位。由于地方财政收入较少,可用财力更少,现在该市每4元支出中,就有3元靠的是转移支付,只有1元是自己的,从而直接制约了该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
    (二)2003年以来制定的主要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实施效果
      1、工业经济的主要发展战略
    (1)强力实施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工业五年扩张战略自2003年开始宿州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主战略。2006年市委、市政府制订了《关于在全市全面启动工业三年倍增计划的意见》,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工业三年倍增目标任务,集中精力强攻工业。工业经济总体规模、产业结构和质量效益都实现了较大提升。在顺利完成了三年倍增计划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又决定从2009年起至2013年,全面实施“工业五年扩张战略”。“工业五年扩张战略”的具体目标包括提升工业总量、增强创新能力、壮大骨干企业、建设工业园区、培育产业集群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又一次促进了工业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2)积极推动非公经济发展。2006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2009年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全民创业的意见》。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创业园区建设,规范创业园管理,健全创业园服务体系,为各类群体提供创业平台,积极开展创业培训辅导和创业教育,进一步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
    (3)大力推进新型乡村工业园试点工作。宿州市委三届九次全会决定将建设新型乡村工业园作为宿州市发展战略之一。建设新型乡村工业园主要是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承接产业转移搭建平台。2010年4月,市政府从县区申报的19个园区中选择了14个作为第一批试点园区。初步目标是每个园区面积100亩左右,入园农民工1000人以上,人均工资每年1万元以上,即“千百万工程”。
    2、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
   (1)随着各项发展战略的实施,宿州市工业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2008年,三年工业倍增计划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008年,宿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达到33.1%,首次超过30%,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10年,第二产业的占比再超第三产业,从而跃升为第一位。从2003年到“十一五”末,三次产业比例由2002年的45.2:21.8:33.0调整优化为2010年的27.9:37.9:34.2,其中二产提高了16.1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起到了决定性的拉动作用。“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6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14.4亿元,增加了2.46倍;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由2005年的212户增加到2010年的893户,增长了3.2倍,净增了681户。2011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4.4亿元,同比增长25.8%,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工业投资完成102.3亿元,同比增长58.8%,增速位居全省第三。
 
表1  宿州市2002—2010年GDP及三次产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GDP
207.4
219.9
279.1
313.0
359.0
424.9
511.1
541.7
650.6
一产
93.8
92.8
125.0
126.9
137.0
151.2
153.4
160.6
181.5
二产
45.3
51.1
68.3
75.0
95.9
123.2
169.2
183.5
246.4
三产
68.3
76.0
85.8
111.1
126.5
150.5
188.5
197.6
222.7

表2 宿州市2002—201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nb, sp; 单位:%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一产
45.2
42.2
44.8
40.5
38.2
35.6
30.0
29.6
27.9
二产
21.8
23.2
24.5
24.0
26.7
29.0
33.1
33.9
37.9
三产
33.0
34.6
30.7
35.5
35.1
35.4
36.9
36.5
34.2

表3  宿州市2002—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企业数(个)
212
185
125
212
238
344
578
723
893
产值(亿元)
46.0
46.3
76.9<, /DIV>
103.5
145.9
219.5
356.0
473.9
673

    (2一区两园渐成规模,产业集群初见端倪。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有效模式。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园和乡村工业园是宿州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宿州市经济开发区2003年开始正式起步,总体规划面积63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2010年,市经济开发区实现GDP2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亿元。14个乡村工业园试点工作虽起步较晚,但到2010年底已建成“核心区”4253亩,每个园区投入建设资金1.1亿元左右。当年新入园企业计176家,累计投资26.29亿元,吸纳农民工16712人,完成工业产值22.83亿元。到目前为止,市内煤电能源、农副食品加工、纺织鞋服、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等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其中,埇桥区煤电能源产业集群、顺河板材产业集群、煤矿机械制造产业集群、砀山县水果加工产业集群、萧县面粉加工产业集群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的规模优势。2010年,煤电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61.12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57%;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50.81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3.75%;纺织鞋服实现增加值19.34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9.04%;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实现增加值17.52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19%。其中,煤炭、电力、面粉、果蔬汁、罐头、板材、煤矿机械等产量居全省前列。
   (3)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2010年,全市工业产值超1 0亿元的企业有9户,其中华电宿州发电、皖北煤电两户企业超20亿元。通过招商引资和改制重组,培育了科技食品、皖王面粉、新锦丰、丰原生化、电光防爆、百丽鞋业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2010年产值超亿元的重点骨干企业已经发展到140户。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73亿元,实现利润由2005年的3.5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92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116.3提高到246.12。
    (4)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到2010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111833户,比上年增长18%;私营企业9856户,比上年增长24%。据推算,2010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缴纳各项税金近15亿元,占全市各项税收的50%以上,从业人员近70万人。非公经济的发展对宿州的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城乡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
    (三)宿州市建立了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
     1、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和考核,宿州市经济发展充满着动力和活力。
    为了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市委、市政府制订了两个考核办法,即《宿州市县区工业经济考核办法》和《宿州市工业企业考核办法》,对年度获得先进位次的县、区和企业给予奖励。2006—2010年市财政共兑现考核奖励资金约1500万元。坚持月度经济运行调度会制度,每月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由市经信委和统计局负责召开,每季度的运行调度会由市政府负责人召开。实行市政府调度重点企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制度,市政府每年排出产值有望超亿元的重点企业和30户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每月召开一次重点企业和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经济运行调度会,分析形势,解决问题。
    2、着力营造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加强国资监管,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持续给力招商引资。以财政资金1亿元设立担保公司,每年能为企业提供5亿元的贷款担保,为大项目提供配套服务。把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起来,鼓励农民工成为市民,提高进城农民工的住房、就业、子女上学、社保等方面的待遇。通过技术培训提高技能,造就高素质、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全力做优企业发展“软”环境,建立为企业服务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关心企业家、关心产业工人、爱护企业的良好氛围。
二、宿州市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思路明晰,重点发展六大产业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宿州市委、市政府抢抓沿海产业转移和加快皖北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认真分析宿州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特点,趋利避害,精心谋划宿州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为构建新型工业化体系,拟实施“7233工程”,针对性地提出了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继续坚持招商引资和扶持本土企业的“双轮”驱动,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
    (一)对宿州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
    1、宿州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充沛的资源优势。宿州市自然资源丰富,农副产品颇负盛名。主产小麦、玉米以及苹果、梨、桃、葡萄、湖桑等农产品。砀山酥梨为果中精品,为海内外顾客青睐。符离集烧鸡,为《中国名菜谱》中的一品名肴。矿产资源丰富,现有矿产28种,其中煤、白云岩、大理石、耐火粘土居全省前列,石灰岩储量大,分布广。灵璧奇石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充沛的农业和矿产资源有利于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煤电资源有利于重点培育煤电化产业集群,引进战略性煤化工项目,发展冶金工业和建材产业。宿州市地势平坦,现有耕地48万公顷,土地资源优势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工业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条件。稠密的人口,较低的城镇化率,形成了大量的闲置劳动力。宿州市大约有350万农村劳动力,其中1/3在外地打工,1/3在家务农,还有1/3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转化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必不可少的发展要素。
    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宿州市地近沿海,背倚中原,是贯通华东、华南、华中、华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现有京沪铁路、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合徐高速、四条国道和九条省道过境,交通十分便捷。京沪高铁、宿淮铁路、郑徐客运专线、泗许高速、徐明高速、济祁高速、新汴河航道等诸多水陆交通干线的建设,将使宿州市的综合交通优势进一步提升。宿州市区位优势独特,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汇的要冲,是淮海经济协作区的核心城市之一,邻近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同时是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地区辐射的前沿。
    持续给力的综合优势。“十一五”以来,投资增长强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快速增加,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陆续建成,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市委、市政府加快“一区两园”平台创新建设与开发区扩区、申请筹建省级开发区等工作,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载体平台。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煤炭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73%。随着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加快集聚,产业发展基础和要素的吸引效应将持续增强。全市人民干事创业、渴望发展的内在动力已经形成,宿州市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日益凸显,发展潜能将进一步释放。
    2、宿州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劣势因素
    工业经济总量偏小,经济效益仍较低。宿州市总人口占全省人口比重为9.3%,土地面积占全省的7%,而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只有合肥的1/5,芜湖的1/3,占全省的3.8%,在全省17个地市中排名第十三位,仅略高于宣城、亳州、池州和黄山四市。2010年工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很多;规模以上工业利税34.3亿元,居全省第十四位,其中利润总额15.9亿元,居全省第十五位。
    缺少大企业、大项目支撑,产业链延伸不长。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绝大多数是小型企业,平均资产不足4000万元。煤炭和农产品是宿州最大的资源,目前宿州的大企业也主要集中在煤电和农产品加工,过度依赖煤电资源的状况没有改变,上下游产业链没有得到延伸。宿州市2010年工业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9家工业企业总产值只有129.73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3家,户均增加值仅2395.7万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11.3万元。招商引资进入的大企业也十分有限,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品牌、竞争意识不强,企业扩张的动能不足。当今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企业、区域竞争异常激烈。品牌代表企业形象,体现产品品质,是企业的财富。国际上任何大企业、大集团无不重视品牌的创设与保护。优质企业需要有竞争意识,创设品牌,加强创新和策划,适应市场变化,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有知名企业入驻,需要发挥品牌效应,需要通过大企业的品牌效应带动更多的企业进入。宿州的一些企业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品牌、竞争意识不强,企业扩张的动能不足,导致这些企业难以快速做大做强。如数百年符离集烧鸡的品牌一直没有创新,更没有产生出知名品牌的带动效应。
    产业基础差,人力资本投入不足。过去的宿州市,工业几乎是空白。这就使得宿州市严重缺少产业配套能力,缺少懂技术的产业工人和缺少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创新型人才。宿州市正在打造中国鞋都,这就需要大量的工人,而这些工人是由农民转化而来,不仅需要对他们进行岗位培训,而且需要让他们留在城市成为市民。让一大批“农民工”长期留在城市生活,配套的投资不可缺少。人力资本的投入是长期的,投资的回收期是漫长的。对宿州来说,技术人才的吸纳、农民工的培训和技术工人的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对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特点分析
由于我国对外开放是循序渐进的,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主要采取的是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型产业率先发展是理所当然的。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和我国经济转型的要求,国际上和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潮。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出现一些新特点、新情况:
    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力密集的区域转移。由于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难以生存,劳动力富余的地区必然成为他们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二是市场导向型产业向人口稠密的地区转移。中部地区人口稠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口稠密的中部地区有效需求和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因而市场导向型产业必然希望向人口稠密的中部地区转移。
    三是关联性强的产业向同一区域整体式、集群式转移。关联产业集群式发展能够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创新能力,这是激烈竞争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欠发达地区对外招商引资的大量投入也足以使得更多的关联企业有对同一地区投资的意愿。
    四是发达地区政府支持加工型企业向外部转移。一方面由于低端的加工制造业利润空间已十分狭小,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进步和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发达地区产业升级的压力非常大。发展空间有限,土地资源十分紧缺,致使沿海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希望能够“腾笼换鸟”。大量的外地农民工让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的负担大大增加,这也是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支持一些企业向外部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
    根据宿州的工业经济发展优势和劣势,针对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特点,宿州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明确提出: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发展前景大、市场空间广、劳动密集度高的六大产业。
    1、农副食品加工
    充分发挥农产品资源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推动粮油、棉花、畜牧、果蔬等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立安全、健康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依托皖王面粉、新锦丰集团等龙头企业,延伸小麦深加工产业链,重点开发建设谷朊粉、膳食纤维、胚芽油等精加工体系及方便面、饼干等大众食品系列。拉长产业链条,如面粉加工向旅游食品、休闲食品等方面延伸,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宿州水果品质优良,但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大,必须进一步提高水果和蔬菜加工转化率。要整合现有的符离集烧鸡企业,重点打造符离集烧鸡的品牌,产品要多样化、多口味、小包装,提高市场推广力度,形成完整的品牌食品产业链。
    2、能源煤电
    积极进行矿权整合,有序开发煤炭资源,稳步提高煤炭产能。鼓励企业建设坑口选煤厂。力争到2015年,新增煤炭产能1000万吨以上,总量达到2500万吨。利用煤炭资源,加快电力建设。鼓励载能企业综合利用资源,发展煤电化工,实施“太阳能光伏、生物质发电和煤层气开发”三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工程。力争到2015年,全市电力装机总量突破4000MW。发挥现有的基础化工和煤炭资源优势,按照规模化、园区化、集约化、精细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建立煤化工基地。
    3、纺织、鞋帽和服装
    传统产业并非夕阳产业,涉及国计民生、衣食住行的产业是常青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以博洋家纺、润达纺织、恒泰纺织、南虹纺织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大棉纱、织布和坯布的生产,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工艺,提升产品档次,进一步巩固纺织工业基础;发挥服装产业集群优势,以服饰面料和服装加工为基础,采取创牌与贴牌相结合的办法,积极扩大服饰、服装生产规模,推动有条件的县区形成服装加工业基地。依托宿州经济开发区百丽制鞋项目和萧县合成革工业园,引进东艺、康奈、七匹狼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积极承接惠州、温州、泉州等地制鞋产业转移,打造制鞋服装产业集群转移生产基地。
    4、木材及木材加工制造
    以薛楼、周寨、张庄寨、大庙、冯庙、黄圩、大庄等乡镇为林木初加工平台,以顺河、符离、汴河等木材深加工与木制品产业集聚区为基础,面向淮海经济区和长三角城市群巨大的工业与家装市场,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打造木材加工与家具生产基地。积极发展林木循环利用体系,在板材和家具的基础上,加强废弃物循环再利用,鼓励发展各种密度板、强化木地板、高中档板式家具等产品。
    5、非金属材料及制品
    加快建设海螺新型干法熟料水泥项目,积极推进天瑞水泥项目二期和灵璧金慧、正鑫水泥项目。以萧县陶瓷工业园为主,市开发区陶瓷项目为辅,其他项目为补充,大力发展建筑陶瓷产业。鼓励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等煤炭和煤化工伴生产品为重点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重点开发全煤矸石烧结砌块、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砖、蒸压粉煤灰砖、自保温砌块、粉煤灰硅酸钙板等产品。鼓励在萧县丁里、白土、圣泉,埇桥区的曹村、夹沟等高岭土和页岩矿产地发展高岭土和页岩深加工项目,重点开发耐火材料、隔热材料、页岩空心砖及保温材料等。
    6、医药、化工和机械设备制造
    发挥皖北制药等企业市场优势,继续扩大化学原料药生产规模。鼓励发展生物制药,大力发展生物保健品、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育种、兽药、饲料用酶制剂、污染治理用制剂等产品。积极开展生物提取技术、医药新品种和新型抗生素研发。继续巩固优势中成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推进研究和开发中成药新药。积极建设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园,大力发展日用化工业和塑料制品业。有选择的布局农药生产项目。
    依托安徽车桥、江淮重工、京田机械、电光防爆、宝龙电器、龙华机械等企业,加强与徐州重大装备制造基地的分工与协作,以宿州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其它工业园区为补充,积极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和培育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加快产业集聚。积极发展矿山机械和农用机械制造业,在提高技术以适应矿山采掘和农业机械化市场需求方面下功夫。着力引进产业关联性强、带动性强的企业;着力开展与大企业战略合作,推进产业配套。利用马鞍山市结对支持的优势,加快建设精品钢生产基地,重点发展特种钢材及其下游产品,包括精密宽薄带钢、高碳铬铁、不锈钢冶炼及加工、建筑钢结构构件及金属门窗加工等项目。鼓励发展铜基电线电缆和特种电缆,规划建设不锈钢产业园,积极拓宽冶金下游产业链。
    (四)规划先行、合理布局
    宿州市委、市政府系统总结了“十一五”期间的宝贵经验,分析了“十二五”时期宿州市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环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宿州市的实际出发,科学制定了“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纲要是指导宿州市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在规划纲要中,宿州市把“构建新型工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作为第一要务放在突出的位置。
    1、准确定位,锁定目标。
    宿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按照“总量进位次,人均上水平,缩小相对差,提高贡献率”的原则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环境和条件,制订了“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速在13%以上;财政收入达到130亿元,年均增速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全市三次产业比重更趋合理,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85%。
    2、大力实施工业扩张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构建新型工业体系。
    “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7233”工程。到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00亿元;两个千亿元级的产业基地,即煤电化、轻纺食品基地;重点发展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即新材料和新能源、生物制药、现代机械电子制造产业集群;培育壮大300个亿元以上企业。并对两个千亿级的产业基地和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对培育壮大企业明确了政策措施。做到“细化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奋力拼搏”。
    3、加快一区两园平台载体建设,打造主导产业鲜明、配套产业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产业园区。
    引导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集中,主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形成资源集约配置、企业梯度聚集、上下游产品相互衔接的产业集群,构建特色协调的产业集聚网络。工业园区布局合理,科学利用。不仅对生产区域进行科学设计,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根据企业特点尽可能地为员工提供社会服务,提供舒心的生活空间,避免过去那种企业办社会的现象出现。工业园区包括六个省级开发区要进行扩区升级和对外合作共建,打造成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和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支持市经济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积极引进省内大企业筹建产业园,加快推进与马鞍山合作共建工业园。支持周寨、符离、草沟、下楼、城北等扩权试点镇申报筹建省级开发区。力争到2015年,全市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市经济开发区超过50平方公里;现有各县区开发区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市经济开发区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煤炭循环经济园要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带动煤电化产业集群发展。新型乡村工业园要充分利用试点成功经验,鼓励创新发展模式,力争2015年,在全市推广建设100个新型乡村工业园,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
    4、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实现宿州创造
    制订和建立品牌战略的政策、推进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把认定著名商标作为品牌培育的重要抓手。鼓励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中小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名优品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合作,提高企业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努力实现由“宿州制造”向“宿州创造”的转变,把促进质量提升作为品牌培育的根本途径,并把打造品牌产业和品牌区域作为品牌培育的更高目标。
    (五)招商引资和扶持本土企业“双轮”驱动
     1、招大商、引名企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招商引资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面前,宿州市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深度,招大商、招名企、招产业集群、以商引商。大的项目,主要领导亲自跑。主要领导亲自招商的优势在于:一方面能够直接与企业高层领导交流,准确地传递信息,另一方面可以直接拍板,提高决策效率。宿州市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五年累计落地项目3300多个,实际到位资金855亿元,连续多年居皖北六市前列。
    2、加强与央企、省企合作,共创双赢新局面。
    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各项产业政策,注重招大引强,加强与央企、省企的合作,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探索建立市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华电、国电、中粮、海螺等企业纷纷投资宿州,市企合作既非常必要也大有作为。宿州市作为矿区,为安徽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安徽省属大企业近几年发展势头良好,自身有扩张的需求和动能,尤其是皖北煤电,集团总部和主要矿井都在宿州市,可为宿州崛起提供更多的支持。应本着互利双赢、共谋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新的矿地合作方式,拓宽合作领域,共建专业园区。
    3、多项政策扶持本地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土企业对财政税收和地方发展贡献特别大。在大力招商引资的同时,宿州市也十分重视扶持本土企业,避免出现“招来女婿,气走儿子”的现象。积极引导皖北药业、中元化工、雪龙纤维、安特生物等一批企业整体搬迁入园,促进企业产品升级。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让入园的本土企业享受与外来企业同等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对20户上市后备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进企业早日上市。
    实施雏鹰成长计划,重点选择一批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主要是针对年度销售收入在1000—2000万元的小企业,强化金融扶持和创业辅导,力争每年新增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巨人培育计划,以120户重点调度企业和100户成长性企业为载体,在资金、财税、项目等方面进行重点倾斜,加快培育新的骨干企业,让规模企业上台阶。实施骨干企业三年技改滚动计划,通过新技术推广,全面提高骨干企业综合竞争力。大力推进骨干企业进行战略性联合重组,积极促进骨干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多渠道融资,加快优势资源集聚,形成一批大企业、大集团。
    4、全力推进乡村工业园的建设
    乡村工业园是土生土长的生力军,是吸纳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创举。建立新型乡村工业园旨在鼓励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小城镇建设。到2010年底,作为第一批试点园14个园区基本完成了基础实施“四通一平”的建设目标。园区“核心区”建设面积达4253亩,每个园区面积在100—150亩之间,投入建设资金1.1亿元左右。其中泗县长沟镇、埇桥区顺河乡、砀山县薛楼乡等试点园区进展较快,特别是砀山薛楼园区建设时间短,成效显著。充分利用试点成功经验,鼓励创新发展模式,吸取过去遍地办乡镇企业的教训,注重集约发展,注重企业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提高入园门槛。依托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托煤电、农产品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依托现有产业集聚效应,积极承接大企业的关联配套产业。继续推进“百亩园区、千人就业、万元收入”新型乡村工业园建设工程,建立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以返乡农民工创业为目标的工业集中区和集散地。
三、突破发展瓶颈,凸出重点产业,拓展合作空间
    土地、资金、人才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对于宿州来说,这三大要素形成了制约工业经济发展难以克服的“瓶颈”。尤其是土地和资金,在国家严格控制用地指标和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的宿州市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破解政府建设资金不足难题
     2010年全部财政收入仅43.2亿元,全省17个地市中排名倒数第二位,仅比最少的亳州市多0.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仅26.2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仅为6.64%,而全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是16.8%。税收低,财政收入少使宿州市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如基础设施建设难以一次性到位;新的投资项目和老城区企业搬迁,产业升级、技术改造所需资金量非常大,根本无法得到满足;特别是大项目引进的条件难以达到。招商引资是要有成本的,在区域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没有财政补贴和金融支持难以招来好企业、大项目。显而易见,仅靠宿州市现有的财力难以支撑工业经济的迅速扩张。
表4  宿州市2005—2010年财政收支情况一览表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财政收入
13.4
16.9
21.3
27.4
32.6
43.2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7.0
9.3
11.9
15.3
18.5
26.2
财政支出
26.2
39.6
50.9
71.7
95.5
113.4
    在调研中,宿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提出,希望省财政借给宿州市政府20亿元用于工业大项目发展的启动资金和招商的引导资金。我们认为,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尤其是在起步阶段,招大商、招好商地方财力的支持是一个重要的吸引条件。省财政在政策性支持的基础上,应重视集中性的财力支持。同时,还要在企业债券发行上给予关注和支持。省信用担保集团应制定具体的为皖北工业企业融资担保计划,每年明确对各市的担保额度,同时与各市联合发展当地信用担保公司。这两件事都应作出量化规定。
    (二)研究金融政策,加强金融创新,多手段解决“融资难”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调研中,企业对“融资难”反映强烈。金融业欠发达制约着宿州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宿州市金融机构的存贷比很低,2010年宿州市金融机构的存贷比不足44%,而相对发达的芜湖市,其金融机构的存贷比高达85.2%。其结果是,一方面资金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大量的存款却得不到运用。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宿州的一些企业不仅技改项目很难获得金融支持,就连正常的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往往也难以得到银行贷款,有的企业只好转向民间融资甚至不惜去借高利贷。如宿州一家符离集烧鸡企业就向小额贷款公司借了50万元月息5分的流动资金。
表5  宿州市2006—2010年金融机构存贷余额及存贷比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存款余额(亿元)
329.1
379.2
475.2
566.4
700.0
贷款余额(亿元)
158.2
187.3
199.3
256.7
307.7
存贷比(%)
48.1
49.4
41.9
45.3
44.0
    建议省委选派得力的金融干部去宿州市任(或挂任)副市长,分管金融工作,充分发挥其熟悉金融业务和金融政策的优势,进行金融创新。加快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改制,组建地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要优先支持,要当作一件要事筹办,同时要面向全国招聘地方金融机构负责人。鼓励和推动各家金融机构向本地企业贷款,提高银行的存贷比。省金融办应对各商业银行支持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提出金融服务的量化要求,争取在3—5年内使各行在宿州的存贷比提高到全省平均水平。创新金融手段,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在支持小微企业的作用。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展信托投资、委托贷款等金融业务,鼓励开展企业的信用评级,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的作用,增加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
    (三)“开源节流”,化解用地指标严重不足的矛盾
    土地问题严重制约着宿州市的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在区域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用地指标至关重要。2010年末,宿州市耕地面积47.95万公顷,占全省的耕地面积的11.5%,高于总面积占比4.5个百分点。由于宿州市的平原特征,耕地所占面积比例大,农田保护区范围广,没有山地、丘陵、滩涂等利用的空间,形成了一方面耕地相对较多,另一方面用地指标却非常紧的状况。东部沿海地区需要转移的企业和项目大多数是加工制造业,一般要求占地面积大、空间宽旷。因土地储备不足、用地难等问题使相当一部分有投资愿望的企业对宿州望而却步,部分项目无法落地。本地企业的发展同样也受到用地难的制约。
    考虑到皖北地区耕地面积大,山地、丘陵等可利用的空间小,过去土地贮备少的实际情况,建议土地指标分配要向宿州市及皖北地区倾斜,实施统筹城乡建设用地或进行用地置换的试点。鉴于平原地区人口集中的可行性,要结合新农村建设,落实农民宅基地使用权,制定政策,鼓励农民集中建房,腾出宅基地依法有偿转化为建设用地,同时加大对土地整理、复垦工作的力度,增加可耕地,争取置换出更多的建设用地。要科学规划,节约用地,合理使用。通过科学规划,整合现有的土地资源,增加有效使用面积;鼓励老企业入园改造升级,“腾笼换鸟”,合理使用现有的土地;提高入驻园区企业投入强度的门槛,实现用地集约化。重视水利和现代农业用地的合理使用。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宿州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又必须依赖于大量的技术工人。宿州的人力资源丰富,要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培训。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投入力度,把宿州变成职业教育大市。省级职教经费投入和新办职业学校要优先安排皖北地区的阜阳、宿州、亳州三市,在经费指数上要确实体现出扶持照顾的要求。鼓励全省乃至省外职教单位到宿州投资办校,鼓励企业、单位和私人按照国家要求兴办职业教育。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培训的能力。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改善职业教育投资环境。增加对创业和就业培训机构的认证,鼓励和支持培训机构对各类人员进行创业和就业培训,鼓励和支持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技术培训。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外开展职业技术和管理的培训,推动高等院校和企业合作,紧密联系产业发展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后备人才。发挥宿州学院在科研、培养师资和应用型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骨干示范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职教园区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五)延长和完善支柱产业的产业链,形成集群式发展
    继续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主抓手,以更宽广的视野,以更大的力度,以更优越的环境,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内外资本,促进招商引资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创造条件,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承接产业转移结合起来,努力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集中力量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煤电能源、纺织制鞋、木材及木材加工、机械装备等支柱产业,延长和完善支柱产业的产业链。一是在招商引资、引智、引才的工作中,高度重视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优先鼓励承接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整体转移的项目;二是积极建设承接转移专业化政策配套园区,以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形式,实现产业与园区分类整体推出;三是省质检、海关等有关部门,要围绕支柱产业发展,在标准、检测等产业服务上提供便利、及时、有效的服务。
    (六)创新合作机制,谋求外力助发展
    1、加强对皖北地区发展战略和“十二五”规划的研究,尽可能多争取在宿州市布局一些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对皖北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涉及新兴产业的重大项目给予大力支持。争取省直重要部门对宿州及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给予多方面的支持,比如在人才培养、扶贫、干部选用等方面。
    2、探索多种合作形式,创新合作机制。探索多种合作形式,拓展与其他发达地区和大企业的合作空间。进一步加速与马鞍山市的合作,每年都应有新的合作内容和实际成效。主动积极寻求与省属大企业开展投资合作和共建园区,由企业负责投资或引商,或建设零部件生产配套企业,建议省国资委制定出对合作企业的鼓励政策并负责对合作成效的考核。

上一条记录: 阜阳市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下一条记录: 浙江工业强省课题调研组会议在京召开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芜湖路155号昇华大厦511室    电话/传真:0551-62865616     电话:0551-62875027
技术支持:安徽网库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90098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