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您的位置:首页>> 调研报告

推动皖北开发区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2014-9-17 17:33:50  作者:  点击率:2922

 
 
    为了解皖北地区开发区发展状况,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促进皖北地区加快崛起,2014年6月9日至13日,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省皖北办、省经济研究院、皖北发展研究院组成调研组,先后赴淮南、蚌埠、亳州等地,参观考察了蚌埠高新区等8家开发区,与相关市县的主管部门及开发区负责人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与此同时,阜阳、淮北、宿州三市的发改委分别向调研组提供了开发区转型升级的调研材料。在调研和三市材料汇总基础上,形成如下报告。

    一、开发区是皖北地区发展的引擎和动力

    近年来,皖北各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开发区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实施扩区整合与产城融合,推动产业承接,着力培育主导产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的增速,已成为皖北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阵地、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1、经济规模快速扩大。皖北地区抢抓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不断拓展开发区承载空间,大力推行产业招商,外来资本加速集聚,经济规模迅速扩大。2005-2013年,皖北开发区数量由27家增加到48家,建成区面积由60.6平方公里扩大到461.3平方公里,分别年均增长7.5%和28.9%。2013年,皖北开发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1.0亿美元,利用省外境内资金1283.3亿元,实现经营(销售)收入4815.6亿元,2005-2013年,年均分别增长44.9%、47.2%和42.1%,比全省开发区同期平均增幅分别高9.5个百分点、低3.4个百分点、高4.8个百分点,总体增速快于全省开发区平均水平。
    2、投资主体迅速壮大。皖北开发区通过“内培外引”、“招大引强”,涌现了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现已成为皖北开发区发展的重要生力军。2005-2013年,皖北开发区入园企业由1533家增加到11525家,年均增长28.7%,高于全省开发区平均增幅1.4个百分点。2013年,皖北开发区拥有规上工业企业2041家,占全部企业数的17.7%,高于全省开发区同类指标4.4个百分点。其中,蚌埠开发区聚集了台玻集团、新威国际、德豪润达等一大批境内外行业龙头;中石化与皖北煤电联合投资的淮南煤化工项目已经开工,国投公司与皖能联合投资的煤制汽项目也已在淮南开发园区落地;太和经开区通过“百十亿”大企业推动主导产业集聚,形成了以贝克药业、即发瑞泰、三泰面粉等为龙头的主导产业集群。
    3、优势产业支撑转型。近年来,皖北开发区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推进产业特色发展、集群发展,初步形成了硅材料、信息产业、中药提取、高技术装备等优势产业,有力地支撑了皖北地区产业转型发展。2013年,皖北开发区主导产业实现经营(销售)收入3010.0亿元,比2005年年均增长40.5%,比全省开发区主导产业平均增幅高4.7个百分点。目前,“淮南经济开发区.煤机装备制造”已成为全省15个战略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临涣工业园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为煤-焦-化-电-材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亳州市开发园区引进了珍宝岛、九洲方圆、宏信中药等一批重大项目,进一步夯实了“中华药都”的产业基础;淮北市食品工业园区、宿州市鞋城园区已形成较好的产业生态和特色。
    4、合作共建强力带动。目前,阜合、亳芜、宿马、濉芜、寿蜀、金寨等合作共建园相关规划已编制完成,载体建设全面提速,2013年完成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136亿元,实现了起步区道路四通八达、园区框架基本形成的阶段目标,园区承载力全面提升。共建园还充分利用合作优势,积极实施“大企业引进、大项目带动”战略,2013年共引进项目257个,总投资1345亿元,开工项目127个,建成投产项目33个,形成了“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建成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其中,投资超10亿元的中科云智慧产业园、欣奕华高新材料、奇瑞重工、海创新型建材等项目开工建设,安医阜阳附院、苏湘高新产业园、洽洽食品等项目加速推进,台玻、确成硅化“白炭黑”等项目建成投产,这些对皖北地区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将起到强劲的带动和支撑作用。
    5、产城融合加快推进。皖北开发区按照“产城一体化”的思路,积极推进规划修编,加强住宅、商业、文教卫体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增强配套服务功能,产城融合取得初步成效。其中,蚌埠高新区原先只是相对单纯的工业园区,近年来在产城融合方面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现在不仅是全市高新产业的聚集地,而且日益成为具有生活、休闲等综合城市功能的西南新城区。目前,蒙城经济开发区、涡阳工业园、临泉开发区、颍上工业园等已被列入全省34家“产城一体化”试点园区。
    6、引擎作用逐步显现。2013年,皖北开发区实现园区生产总值1202.8亿元,占皖北六市的比重由2005年的4.3%提高到22.4%,对皖北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0.7%。其中,开发区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56.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961.9亿元,年均增长42.6%,对皖北GDP增长的贡献率达24.5%,工业的引擎作用明显。此外,皖北开发区在带动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05-2013年,皖北开发区新增就业岗位46.7万个,开发区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由9268元提高到26482元,年均提高14%。

    二、开发区面临的形势和反映的问题

    在国内外需求不足、产能过剩、投资欲望不强的大背景下,皖北开发区产业承接与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增幅,形成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实属不易。但在新形势下,皖北开发区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从外部来讲,世界经济继续深度调整,我国保持中高速增长成为常态,国家将开展新一轮开发区清理整改,产业承接的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资源和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大,开发区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从内部来讲,皖北开发区“小、弱、散”的特征尤为明显,存在产业层次低、服务功能弱、要素资源缺等问题,面临着规模扩张与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
    1、产业层次需要提高。皖北开发区产业主要集中于食品、服装、机械制造、化工、医药等行业,深加工和精加工较少,技术含量不高,产业链较短,一些城区的工业企业退城进区未到位,开发区的产业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受限。2013年,皖北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1.4%,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1.8%,分别低于全省开发区平均水平13.1和16.5个百分点;同年,皖北开发区每万元GDP实现税收1037元,比全省开发区平均水平少158元。
    2、园区规划需加快完善。皖北一些开发区起步早,对园区规划重视不够,产城功能存在缺陷,与主城区难以对接,不利于开发区集约集群发展。有的开发区规划与所在地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不协调,制约了开发区的发展。2013年,皖北六市有25家开发区三产比重不足10%,其中有12家开发区是没有三产的纯工业区,分别约占全部开发区数量的1/2和1/4。有的现代产业园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仅有约6平方公里符合市城市总体规划,14平方公里符合土地利用规划。
    3、管理体制需要理顺。皖北一些开发区管理职能不健全,特别是县级开发区虽然挂省开发区的牌子,但管委会仅负责招商,主要职能则由政府操作,开发区不能自主管理、自我发展,难以适应市场决定机制的要求。比如,有的市开发区工业地产主要靠市政府来运作;有的县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部由政府“买单”;也有的开发园区干部基本为任用制,考核激励作用难以发挥;还有的县区对开发区没有明确的机构编制,不仅人员缺乏,而且职能界定不清。
    4、配套服务急待加强。皖北开发区配套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缺乏技术研发、信息服务、产品检测、管理咨询等配套服务功能,部分园区尚没有自己的投融资平台,金融机构与园区沟通不畅,无法满足入园企业的资金需求。2013年,皖北地区平均每家开发区通过银行融资获得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1.2亿元,仅为全省开发区平均水平的74.1%;皖北开发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9849项和5635项,仅占全省开发区的17.4%和17.1%。
    5、要素瓶颈有待突破。皖北开发区普遍存在缺人、缺钱、缺技术等问题,特别是土地瓶颈制约严重,不利于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2013年,皖北地区平均每家开发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2992人,为全省开发区平均数的72.6%。蚌埠市每年用地缺口约8000亩,目前,德大食品、央视影视基地及世纪阳光大本营拍摄基地等一些招商项目无法落地。涡阳工业园现有基础设施仅达到“三通一平”水平;蚌埠市一些开发区经常出现拉闸限电现象。

    三、推动皖北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在转方式、调结构、科学发展的大趋势下,皖北开发区应以科学修编规划为前提,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着力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强化人力等要素支撑,努力实现开发区规模倍增与转型发展,为皖北地区加快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高起点修编开发区规划,着力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科学的规划是建设现代化产业园的前提条件。皖北开发区的规划提升,要突出优化功能布局,加强资源统筹,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按照“四化”同步的理念和要求,高起点修编开发区规划,有序引导产业退城进区、退二进三,促进开发区产业融合、产城一体。从省级层面看,主要是围绕全省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各市首位产业,编制皖北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安徽省开发区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率先推进全省34家试点开发区总体规划修编,引导各开发区科学发展。从市县来讲,建议积极开展开发区“多规合一”行动,统筹协调开发区规划与所在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保规划等规划的衔接,并严格执行开发区规划,促进开发区经济、社会、生态等协调发展。
    2、多方式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打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开发建设主体。还原开发区的开发建设主体地位,激发内在的生机和活力,是开发区适应市场决定机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高地的必然要求。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要结合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多方式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开发区的关系,使开发区真正成为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具体来讲,对于已开发完毕的开发区,宜采取“政区合一”的形式,逐步转为新城区的一个行政区;对于尚处于开发建设阶段的开发区,应按照“政区分开”的原则,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进开发区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构建精简高效、亲商务实的运行机制;对于通过“一区多园”跨区整合的开发区,可采取“飞地经济”的管理模式,促进开发区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南北共建、跨省合作等形式,推进开发区“以大带小”、“以弱靠强”,重点支持和推动蚌埠高新区整合马城经济开发区、淮南高新区与淮南工业园整合、南北园区合作共建等,努力实现“一套机制、多家享受、联动发展”,切实提升开发区的整体竞争力。
    3、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科技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一方面,皖北开发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配套供应链等途径,突出承接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金融、物流、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招商企业本土化,进一步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制造-服务全产业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互动、产城融合。另一方面,要抓住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以国家级、省级优势开发区为重点,研究开展创新型园区的认定工作,整合区域创新要素,加大对创新型园区的投入,重点支持开发区研发机构建设、孵化器发展、产学研合作、科技异地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创造等,加快形成开发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新孵化链,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努力培育皖北品牌开发区,辐射带动其他开发区创新转化与产业升级。产业提升还要聚焦重大项目和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全力以赴招引重大项目,务实推进全民创业,争取国家政策资源支持。
    4、多渠道夯实投融资平台,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健全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推进开发区对外开放与协同发展的基础保障。针对皖北开发区现实条件,建议省里对皖北开发区继续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优化路网结构,提升路网等级,推动皖北开发区全部达到或超过“七通一平”标准,建设分布式能源、信息技术等设施,加强与老城区路网、国家高速路网、航空网等外部对接。各开发区要按照产城一体化的要求,加强资源整合,强化基础性、公益性和功能性配套设施建设,加快聚集人气,形成特色。同时,要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充分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加快发展开发区投融资公司,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和机制,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在园区设立分支机构,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拓宽融资渠道。
    5、宽视野开发人力战略资源,着力强化人才要素支撑。人才是开发区发展的第一资源。皖北开发区既要推进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合芜蚌“人才特区”建设等,积极引进高端人才,更要把本地人力资源作为战略资源来开发,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能动性。为此,要建立开发区终身学习的制度和体系,加强开发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促进每个人不断更新理念、提高技能,并通过与区内外优势开发区互派人员挂职锻炼等形式,增强开发区管理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努力锻造高素质、能战斗的开发区人才队伍。同时,结合市场化的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全员聘用、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加快工作人员由“干部、官员”向“招商员、服务员”的角色转变,用足用活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政策,使每个人真正为开发区发展想问题、办实事。
    6、高标准推进绿色集约发展,着力破解要素资源瓶颈制约。绿色集约发展是突破要素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皖北各开发区要注重发挥生态优势,打造绿色通道、绿色园区、绿色企业,着力提高土地节约利用水平,实现转型升级。要在探索利用中原经济区“人地挂钩”政策、拓宽开发区用地指标来源的前提下,大力开展标准化建设,强化规范化管理。重点是:研究制定环保、能耗、效益三方面的项目准入标准,实行三个“一票否决”制;建立健全项目后评估制度和“腾笼换鸟”倒逼机制,引入项目退出机制,引导园区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盘活和高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研究制定省级生态开发区标准体系,鼓励和引导各类开发区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推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和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鼓励企业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法制环境。
 
 
皖北开发区调研组
成员:黄岳忠、胡再生、张峰、陈硕、胡登峰、汪志、杜运周
统稿:黄岳忠、胡再生
执笔:张峰、胡登峰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
地址:合肥市芜湖路155号昇华大厦511室    电话/传真:0551-62865616     电话:0551-62875027
技术支持:安徽网库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09009879号-1